“绝不用海归派”!董明珠“海归有间谍”言论引热议!不能把“毒舌”当习惯 用人观念需与时俱进

2025-04-24     HaiPress

4月22日,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董明珠顺利当选新一届董事,并再次当选格力电器董事长。在会上,她提到格力重视人才培养,不以年龄、资历衡量人才,关键在于人才的思想要保持年轻化,有创新能力、责任心及敢于拼搏。她还表示,格力不会使用海归派,因为“海归派里有间谍”。

作为明星企业的“掌门人”,董明珠的言论向来受到舆论关注。她的这番话在舆论场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实际上,董明珠关于人才培养的观点,即重视人才思想的年轻化、创新能力和责任心,并没有什么问题。这些标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力资源配置的普遍共识。

然而,“绝不用海归派”“海归派里有间谍”的言论却毫无道理。这种说法不仅没有根据,反而将海归群体置于某种情绪的对立面,有“一棒子打死所有海归派”的倾向。这样的偏见应当得到纠正,尤其是从一位有社会影响力的明星企业家口中说出时,更容易加深对相关群体的污名化和刻板印象。

现实中,“重视本土人才”和“招聘海归人才”并非二元对立。用人单位即使有自身的考量,也不应该在这方面挑起对立情绪或扣帽子。特别是在当前海外人才培养渠道愈发多元、高端海外人才回归的大背景下,这种背离常识的说法显得格外刺眼,是对这个群体的极大冒犯。

事实上,这不是董明珠第一次发表类似言论。在《南风窗》2022年发布的一篇视频报道中,她曾表示格力的一万多名研发人才全都是来自中国的高校,而不是海归派。不过当时她还表现得比较克制,称“我并不是否定海归派不好”。这次,她毫不掩饰地对海归派发表强烈意见,背后的原因尚不清楚。

企业在实际经营中有权根据自身定位和业务需求制定人才策略,这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体现。但企业有权选择人才与企业家发表“污名化言论”是两码事。企业家可以大谈特谈自身关于企业用人的观点,但对于那些突破常识和公众认知下限的言论,还是应当保持克制。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