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ug 07
起底百亿代理维权黑产:伪造病例、恶意投诉反催收,有团队年砸“9位数”投广告
“专业反催收、债务优化、协商还款,逾期后被疯狂催,在我们操作下终于摆脱骚扰了。”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类似的帖子层出不穷。
近年来,“反催收、征信洗白、代理维权”等金融黑灰产乱象愈演愈烈,不仅严重扰乱金融秩序,更让大量行政与司法资源陷入无效消耗。这些团伙精准抓住消费者急于摆脱债务的心理,一步步引诱金融消费者陷入另一个“债务陷阱”。蓝鲸记者调查发现,代理维权背后实则隐藏着一个规模庞大、组织严密的金融黑灰产业。
起底代理维权黑灰产
无资质公司假冒律所,承诺2000元包负债人“上岸”
反催收这一概念本应是针对催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所采取的正当维权措施。然而,随着消费信贷市场的快速发展,部分消费者因超前消费或过度负债而陷入还款困境,甚至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逃避债务责任。在此背景下,代理维权黑灰色产业快速兴起。
连日来,蓝鲸记者暗访了多个代理维权团队,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专业反催收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手段。
“XX网贷延期2年还款欠款总金额5万,结清金额2万,找我们省时更省心。”在某平台上,一位自称“债务规划师”的法务博主正在宣传着团队帮客户“上岸”的成功案例。
记者以负债者身份咨询后了解到,在前期沟通中,这些代理维权团队会详细询问客户的负债情况,随后根据欠款金额给出明确报价。以该团队为例,其收费标准为债务总额的2%,10万元的债务需支付2000元服务费。
简单沟通后,对方立即发来一份《债务委托服务协议》,要求客户签署。协议中不仅包含双方个人信息,还详细列出了所谓的“债务化解服务”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打着“法务咨询”旗号的账号背后,往往并非真正的律师团队,而是一些不具备法律执业资质的小型咨询公司。
例如,蓝鲸记者咨询的这家机构全名为梅州全广法务咨询有限公司。
企查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100万,法定代表人为陈淑婷。相关简介显示,该公司所属行业为零售业,经营范围包含法律咨询,但不包括律师事务所业务。
为获取客户信任,相关机构在沟通中刻意使用专业话术,营造“律师团队”的假象。当记者追问具体“反催收”操作手法时,对方却语焉不详,只是反复强调“有特殊渠道、与平台有合作”等模糊说辞。
反催收账号泛滥
部分团伙年投流费用最高可达9位数
蓝鲸记者调查发现,打着“代理维权”幌子的黑灰产团伙通常由前催收人员组成。他们凭借对金融机构催收流程和规则的深入了解,专门为借款人提供“逃债”服务。
这些团伙主要活跃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网络论坛和贴吧等渠道。通过精心设计的诱导性话术和虚假承诺,他们不断吸引有债务压力的消费者上钩。
业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部分运作成熟的代理维权团伙,其广告投放规模巨大,年投流费用最高可达到9位数。
大规模的广告覆盖让黑灰产团伙得以源源不断实现获客。他们利用消费者急于摆脱债务的心理弱点,以停催、免息等承诺为饵,最终将受害者引入更深的债务泥潭。
那么这些黑灰产团伙又是通过何种手段进行代理维权的?
伪造材料、钓鱼话术、恶意投诉
“代理维权”团伙如何暗箱操作?
蓝鲸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市场上所谓的“代理维权”黑灰产已形成完整的操作体系,其手段之多样、方法之隐蔽令人咋舌。
最基础的手法是向债务人传授所谓的话术技巧,对方会在线教学如何利用专业术语和行业暗语来实现退费退息、减免债务的目的,进而向债务人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一位自称律师的代理维权人士向记者透露,建议债务人采取“三不”策略应对催收——不回应、不接听、不处理,直至进入司法程序。该人士指出,当前多地法院因案件积压严重,对小额信贷纠纷案件往往难以立案。对方声称可利用司法资源紧张的情况争取时间,并强调即便最终进入诉讼阶段,仍有专业手段可实现债务减免或还款延期。
另一种方法则需要黑灰产团队亲自操作。一位资深助贷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黑灰产团队会伪造材料,例如医院开具的重症证明、村委会盖章的经济困难证明等材料。利用金融机构针对困难群体的“缓释政策”恶意骗取停催或利息减免特权。
此外,团队会专门设计话术诱导催收人员违规。例如,指导债务人询问催收人员“能否通过信用卡套现来还款”,一旦催收人员回答不当,便立即录音作为“违规证据”,进而向监管部门施压要求赔偿或债务减免。
更有甚者,黑灰产通过诱导消费者发起不实投诉,其投诉理由花样百出。例如,在部分客诉中,投诉者声称自己在操作贷款类APP时,未签署任何协议就被直接放款。
对此,行业知情人士指出,这些极端化的投诉理由多为黑灰产刻意设计,在正规金融服务流程中不可能发生。该人士进一步解释,金融行业属于强监管领域,正规机构及平台在放款前均设有严格的全流程审核机制,签署借款协议等核心环节是必要的操作。根据监管要求,借款合同需要强制展示,只有在借款人清晰确认借款意愿后,资金匹配流程才会启动。从合规逻辑与技术实现来看,若非借款人本人真实意愿操作,助贷平台不可能完成放款。
从业者数十万、造成损失数百亿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