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博主“数字尾巴”指出,eSIM技术将带来更灵活稳定的用号体验。中国联通开放预约标志着手机通信方式的重要变革。

中国联通官方公众号于10月13日宣布正式开放eSIM业务预约通道。截至发稿时,预约人数已突破6万人,且数字仍在快速增长。这一举措被业内视为为即将上市的iPhone Air等纯eSIM手机做准备,也预示着国内手机通信的无卡化时代正式开启。

三大运营商在eSIM业务上的布局已经清晰可见。中国联通率先开放预约,中国移动已上线预约界面,中国电信也表示业务准备就绪只待批复。随着中国联通正式开放eSIM预约,三大运营商在eSIM领域的竞争正式拉开帷幕。中国联通在2018年便推出可穿戴设备eSIM服务,并在2025年联合GSMA举办首届eSIM专题展,其自主研发的eSIM管理平台已支持20余款终端接入。中国移动的eSIM业务预约界面支持新入网、换卡、携号转网等业务。中国电信则表示eSIM手机业务已全面准备就绪,预计在获得工信部商用试验正式批复后很快将向用户开放。

从运营商推进节奏看,eSIM业务将率先在浙江等省份试点,用户需通过运营商APP或线下营业厅预约办理。这一谨慎的推进方式反映出监管层对新兴业务安全性的重视。
根据运营商公布的业务规则,eSIM使用存在一定限制,核心是平衡便利性与安全性。一台手机最多激活两个国内eSIM号码,实现了“无卡式双卡双待”。用户需满足“一证五号”要求,即同一身份证下的eSIM和实体SIM卡总数不超过5个。eSIM支持新入网、换卡、携号转网等业务,但目前仅支持11位手机号码,不支持固话、特服号等。用户需本人携带身份证和手机到线下营业厅办理,暂不支持未成年人、境外用户和代办。安全方面,运营商设置了72小时内完成卡数据下载的时限,超时未完成将影响后续业务办理。每台设备每月最多新开通2次eSIM号码,单个号码每月补换卡次数不超过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