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释放稳增长信号

2025-11-06     HaiPress

央行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释放稳增长信号!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5年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数据显示,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了200亿元,这标志着自今年1月起暂停的国债买卖操作已恢复。专家认为,这一举措有助于支持实体经济,加强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并释放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

去年8月,央行启动了国债买卖操作,截至去年12月累计买入了1万亿元国债。然而,由于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和市场风险累积,央行在今年年初宣布暂停国债买卖操作。在10月27日举行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随后,11月4日发布的数据证实了这一决定。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1.8%附近,具备恢复国债买卖的条件。恢复国债买卖操作,加大对银行体系长期流动性的支持,进一步释放了稳增长信号,有利于稳定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指出,此次200亿元较低的净买入规模体现了央行稳健操作,避免对债市预期造成过度影响。

央行还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11月5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根据Wind数据,11月7日将有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这意味着该期限买断式逆回购实现了等量续做。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近期信贷投放速度有所放缓,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对充裕,因此不需要加量投放流动性。此外,央行已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这也是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一种方式。王青预测,本月还将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预计央行11月还会开展一次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并且加量续做的可能性较大。这意味着11月两个期限品种的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将延续加量续做,连续第6个月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